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立足新时代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制定本早操课程实施办法。本实施办法以“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通过规范早操时间安排、创新活动形式、完善考勤机制,将早操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一、组织单位
体育科学学院办公室、体育科学学院早操工作委员会
二、日期和地点
(一)早操日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1-16周
(二)地点:田径场
三、参加人员
体育科学学院大一年级、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全体学生、当日出操学院领导、年级辅导员、专任教师。
四、组织保障
(一)领导小组
组长:林文弢
工作分工:全面统筹学院早操课程规划、实施与监督工作,审定早操课程方案及事项决策。
副组长:郑阳、常波、陈昌盛、陈广华
工作分工:协助组长推进早操课程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当日出操年级表现量化评分。
(二)执行小组
1. 辅导员:陈广华、王雅婷、侯少宾、许岩
工作分工:负责本年级学生每日考勤登记,实时更新缺勤、迟到及见习数据。监督学生参与早操训练全过程,定期开展纪律教育与动员工作。侯少宾、许岩负责学院早操工作安排。
2.专任教师:当日出操教师
工作分工:对迟到学生实施标准化体能训练,并记录训练情况,确保训练安全。协同辅导员整理队伍和清点人数,维护早操秩序。
3.学生早操委员会:会长1名(体育科学学院学生总负责人)、副会长3名(各年级学生负责人)、委员19名(各年级班级早操负责人)。
五、内容安排
为深入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多元化早操课程体系,现结合学院教学实际,将2025年春季学期早操课程内容规范如下:
(一)基础练习项目与内容(全员参与)
1.跑步热身:全体学生以所在年级的行政班为单位绕田径场慢跑2圈,旨在激活身体机能,提升心肺耐力。
2.集体广播体操:以行政班为单位统一进行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时长5分钟,强调动作标准化与集体协调性。
(二)年级专项训练与内容(分年级组织)
各年级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需求,原则上从以下六类项目中自主选择实施,每类项目下设具体内容:
1. 基本类(A)
A1 慢跑:匀速跑步,强化基础耐力;
A2 快跑:限时1分钟冲刺,提升爆发力。
2. 操类(C)
C1 舞动青春:新版广播体操;
C2 放飞理想:韵律操;
C3 队列队形:集体协作与空间方位训练。
3. 武术类(W)
W1 南拳:传统武术套路;
W2 长拳:基础拳法演练;
W3 棍术:器械武术技能;
W4 太极:柔韧性及呼吸协调训练。
4. 民族传统体育类(M)
M1 英歌舞:岭南民俗舞蹈;
M2 舞龙:团队协作与传统文化实践;
M3 舞狮:技巧性与文化传承结合。
5. 健美操专项类(J)
J1 啦啦操:节奏感与表现力训练;
J2 健美操:力量与柔韧结合;
J3 街舞:现代流行舞蹈基础。
6. 球类(G)
G1 足球:传接球基础训练;
G2 篮球:运球与投篮技巧;
G3 排球:垫球与发球练习;
G4G6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持拍类运动基础技能。
六、时间安排
根据本学期课程时间安排,为进一步规范早操课程实施流程,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现将各项目时间安排明确如下:
(一)早操出操日期
大三年级每周一、周三出操;大二年级每周一、周二、周四出操;大一年级每周一、周三、周四、周五出操。
(二)考勤与原地热身
时间:6:45—6:50
内容要求:
1.各班早操领队完成考勤登记,统计缺勤、迟到及见习情况;
2.全体学生于指定区域完成原地热身活动,重点进行关节活动及热身。
(三)早操训练
时间:6:50—7:15
实施要求:
1.按“五、内容安排”中规定项目分阶段执行,确保基础练习与年级专项训练衔接顺畅;
2.教师需全程监管,指导动作规范性,维护训练秩序。
(四)其他要求
1.各班级须严格按时间节点集合、解散,避免延误后续课程;
2.如遇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由学院统一通知调整训练地点。
七、各年级早操课程实施由早操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与协调。
八、早操课程班级计分与排名办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早操课程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现制定计分与排名办法如下:
(一)计分方法
1.基础分项
① 各班出勤情况(满分60分)
全勤:60分;
非全勤:缺勤1人扣1分,迟到1人扣0.5分,见习1人扣0.2分。
分数计算方式如下:
单日得分公式:
当日得分= 60 —(缺勤人数×1 + 迟到人数×0.5 + 见习人数×0.2)
学期总评:
班级学期得分= 本学期每日得分总和 ÷ 实际出操天数
年级综合评价= 各班级学期得分平均值
② 出操表现评分(满分40分)
优秀(40分):队伍整齐划一,动作规范有力,学生精神饱满、参与积极;
良好(30分):队伍基本整齐,动作完成度较高,学生表现总体达标;
待改进(20分):队伍松散无序,动作敷衍,学生积极性不足。
③ 激励加分项
进步显著奖:班级连续两周全勤,加5分;
创新实践奖:在年级练习项目中融入特色内容(如文化元素、创新编排等),加5分;
全勤标兵个人:学期无缺勤、迟到记录的学生,额外授予“早操之星”称号。
(二)排名机制
1.每日班级排名:根据当日出勤与表现得分,于学院早操公示群公示当日出操情况;
2.每周年级排名:综合周内总分,评选“周优秀年级”,颁发电子流动锦旗。
(三)实施要求
1.班长、文体委员需每日记录考勤与表现细节,确保数据公开透明,各年级辅导员负责做好监管工作。
2.每月召开总结会议,分享优秀班级经验,促进共同进步。
九、激励方式
(一)表彰措施
1.先进班级:学期总分前三名班级授予“阳光活力班级”流动红旗,并纳入年度评优考核;
2.先进个人:学期评选“早操标兵”、“最佳领操员”、“最美音响师”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品;
3.团队协作奖:对在学院与年级内协作突出、氛围活跃的班级及个人,授予特别表彰。
(二)激励措施
1.迟到:针对集合点名结束后到早操场地的同学,由当日出操专任教师进行专门体能训练。
2.旷操:根据学生所在年级入学年份学生手册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于该周完成早操课程补操学习。
十、本办法解释权属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
二○二五年三月十九日